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被国际期刊疯狂撤稿,我国医学论文另有救吗?
时间:2023-05-11 23:18 点击次数:
本文摘要:近几年发生多起我国医学领域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被团体撤稿的事件, 给中国医学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履历了历史上首次撤稿后重发事件,撤回的文章停止今年6月初已被引用凌驾3300次。 这篇被撤文章得追溯到2013年,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Martínez-Gonzále向导研究团队写了篇文章,揭晓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开云app官网下载

近几年发生多起我国医学领域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被团体撤稿的事件,  给中国医学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履历了历史上首次撤稿后重发事件,撤回的文章停止今年6月初已被引用凌驾3300次。  这篇被撤文章得追溯到2013年,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Martínez-Gonzále向导研究团队写了篇文章,揭晓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2017年6月4日,英国麻醉师John Carlisle在Anaesthesia杂志揭晓了5087个随机化对照试验的抽样分析,发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11个试验的基线变量漫衍似乎与随机化纷歧致。    没事儿给大家搜一张Martínez-Gonzále的照片  读到Carlisle的论文后,Martínez-Gonzále主动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编辑联系,并开始对研究中的随机化法式举行彻底审核。

  6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Martínez-Gonzále和同事发来的撤稿请求。8天之后,这篇论文被撤回;与此同时,新的分析效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但结论与之前相似。  这次事件被称为“一个老实的错误”,杂志和作者都受到了好评,算是一次极为和风细雨的“医学论文撤稿事件”。

  然而事实上,说起撤稿,往往陪同的是腥风血雨。追念一下近期的中国医学论文撤稿事件,更是令人瑟瑟发抖。  中国医学论文:揭晓并死亡  先说撤稿,所谓的“撤稿”,有两种,一种叫做retraction,是期刊主动提倡的撤稿;一种叫withdraw,是作者主动提倡的撤稿。

一般引发负面讨论的更多是retraction。  至于为什么要撤稿?已揭晓的文章,如果不是存在很重大的错误,期刊公布个勘误声明就好,但如果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撤稿。  凭据揭晓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南,期刊编辑在遇到下列情事时应思量撤稿:有明确证据显示研究发现不行靠,不管是学术不端行为(如伪造数据)或老实的错误(如盘算错误或实验错误);研究发现已经揭晓在此外地方而且没有适当引用、取得同意或说明(复制研究适用);抄袭剽窃;不道德的研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那篇,就是其中“老实的错误”。  一般来说,撤稿简直不是什么色泽的事,大规模的撤稿,更是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质疑。  近几年相继发生多起我国医学领域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揭晓的论文被团体撤稿的事件,主要原因都是涉及学术不端行为。

这些事件给中国医学界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为着名的是2017年《肿瘤生物学》的撤稿事件。  2017年4月20日,施普林格(Springer)出书团体旗下《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揭晓声明,宣布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医学论文,撤稿的主要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fake peer review)。

这些论文涉及524名作者,127家中国研究机构和4家日本、美国、加拿大机构。此次撤稿创下了世界正规学术期刊一次性撤稿数量的纪录。

  这事儿太大了甚至还做了超长的个名单。下面的图只是其中的一段。    施普林格和《肿瘤生物学》在此之前已有多次类似的撤稿事件,中国论文在其中大多饰演着重要角色。

2015年3月,施普林格旗下现代生物出书团体撤回43篇在同行评审中造假的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学者的研究。8月,施普林格又撤回旗下10家期刊的64篇伪造同行评审的论文,其中就包罗了《肿瘤生物学》,绝大部门论文亦来自中国。

2016年,《肿瘤生物学》期刊再次撤回25篇论文,其中多为伊朗科学家的研究,同样是因为涉及同行评审造假等问题,这次事件之后,出书方决议重新展开更深入的人工筛查,才在2017年一下子挖出了107篇涉事论文。  今后,施普林格出书团体旗下另一学术期刊《分子神经生物学》(Molecular Neurobiology)也陆续撤稿了10篇中国医学论文(停止至2017年6月15日)。这10篇论文揭晓于2015年、2016年,研究工具都是脑瘤——胶质细胞瘤,作者均来自中国高校或医院。

部门论文作者涉及前述107篇被集中撤稿论文。  中国医学论文不仅是被国际学术期刊撤稿,还被海内期刊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晴即是2014年公布论文《中文学术期刊打消论文研究》,主要分析中文学术期刊的,作者从CNKI数据库检索获得83篇撤稿声明,回溯了92篇打消论文,分析发现这些打消论文集中漫衍于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医药卫生领域最多,为29篇,疏散漫衍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及肿瘤学等学科。

  海内同行评审:毛病与造假  施普林格撤稿原因是涉及同行评审造假,有须要先容一下同行评审。  同行评审是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评价制度,通过让同领域专家对拟揭晓论文的专业水平形成一个学术判断,从而决议稿件是否任命,以保证学术期刊论文的质量。外洋差别学术期刊对于论文审稿的详细操作法式不尽相同,现在普遍遵循的操作流程是“编辑初审-外部同行评审-主编定稿”,初审的编辑主要考察投稿论文的选题是否切合期刊要求、是否存在显着的失误,若无此类问题,下一步就是将论文送外审,由同行专家举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待编辑部收齐同行评审专家意见后,由主编综合思量,做出定稿、退修或退稿的决议。

  那么同行评审造假是怎么来的?因为有个机制,投稿人在向学术期刊投稿的同时也可以建议同行审稿人,并提供他们的电子邮件等信息。有人就在这当中看到了时机。  细分下来,同行评审造假有三类,固然这些方式外洋也有用的,不外看起来“第三方”造假在海内极为盛行,也是经常被提起的造假手段:  第一,“邮箱”造假。

通常做法是投稿人自荐真实的评审专家姓名,但所提供专家的联系信息是虚假的。投稿人凭据投稿论文所属的学科领域,通过检索论文数据库,筛选出具备审稿 资格的专家。这个专家是名副其实的,甚至是该领域的学术权威,但投稿人在自荐专家的  电子邮箱上造了假,投稿人提供了本人预先注册的邮箱。

开云app官网下载

这样的话一旦学术期刊接纳投稿人自荐专家举行评审,就会将投稿论文发到投稿人提供的虚假邮箱,酿成投稿人自己评审自己的论文。  第二,“朋侪圈”造假。通常做法是投稿人自荐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同行或同事作为评审专家。

如果推荐了这样的评审专家,那么学术期刊无论是接纳单盲评审还是双盲评审,评审往往难以客观公正。在极端情况下,有的被推荐的评审人甚至把论文转发给投稿人本人,由投稿人本人撰写评审意见,再通过评审人将审稿意见反馈给期刊编辑,变相造成了作者自己完成评审运动的事实。  第三,“第三方”造假。

通常做法是作者委托提供论文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代投论文。国际通行的论文服务第三方机构操作很是规范,服务规模很小,仅为英语非母语的作者提供语言润 色、建议投哪几家杂志。而海内的第三方机构却借“润色”之名,提供了不限于语言润色、 语言翻译、论文修改,逻辑结构调整等“服务”内容。为商业目的,第三方机构往往提供诸如论文代写、论文代投稿等服务,甚至恶意使用出书系统的毛病举行有组织、大规模的同行评审造假等。

  说起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曾配合研究制定并公布过《揭晓学术论文“五禁绝”》,“五禁绝”包罗:禁绝由“第三方”代写论文,禁绝由“第三方”代投论文,禁绝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举行修改,禁绝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禁绝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第三方”存在感超强,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中国医学领域:压力与诱惑  南方医科大学彭妍捷在《我国医学论文撤稿现象反思》一文中总结我国医学类论文撰写存在不规范现象的原因,这内里有一些是学术领域的通病——  第一,道德底线和责任感的丧失。

这个主要是在说发文作者自己的锅。  第二,单一量化评估尺度。首先,以数量或影响因子论英雄,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着以揭晓论文篇数和杂志影响因子举行科研绩效治理的手段。

我国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均接纳定量评估措施,即量化评估措施。其次,全员科研模式,即要求所有医师都举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纳入绩效治理尺度体系。

事实上,医生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揭晓论文,并不是其职业运动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其焦点内容,而且也不是每个医务人员都具备做学术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是,论文揭晓的数量是刚性考核尺度,直接影响学术职务的提升,间接影响收入水平。全员科研模式外貌上促进了全员性申请课题、从事研究、揭晓论文的“繁荣”局势。但由于条件限制,尤其是临床医生,服务于患者牵扯了其主要精神。

全员性科研模式将迫使那些不具备研究条件和能力的从业者设法突破学术研究职业道德底线。  第三,奖励、处罚制度不健全。

首先,重奖励模式,许多医科院校和高品级医院实施对医务人员揭晓论文举行高额奖励政策。因科研结果获得的奖励性收入在其总收入所占比例过高,有的甚至凌驾三分之一以上。个体人员一年因揭晓SCI论文获得的奖励有20余万元,远凌驾同行一年的人为奖金收入。

论文揭晓的奖励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奖励是除人为之外,学术单元凭据研究者每年的论文揭晓数量与级别来发的直接物质奖励。最常见的是凭据揭晓论文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直接给予现金奖励。间接奖励则与科研资金分配、住房分配、职称申报与授予、学术向导岗位选拔等关联。

其次,轻处罚模式,简朴来说就是造假被发现了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有什么详细的处罚。  第四,学术评议制度不完整。

包罗研究者水平与能力的同行评议制度不完善,结果匿名评审制度不完善。  第五,行政权力侵害学术权力。关于某研究者是否胜任某学术单元的某个研究岗位,国际较通行的作法是依靠该单元的学术委员会,凭据同行评议的方式确定。

我国也实行这一制度。但差异在于用各省市制定适合学术机构的统一尺度,并由省市一级政府机构组织统一评审。外貌看,尺度一致,有省市一级政府背书,能够确保公正公正;但会泛起尺度和评审历程因顾及面过大而偏离详细单元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导致其最终效果并不适合于参评的各个详细单元与岗位。  另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金富在2016年揭晓过一篇论文《外洋学术期刊同行评审造假的分析及启示》,内里针对2015年发生的,被BMC、Springer、Elsevier 因同行评审造假撤稿的中国114篇国际论文举行了分析,这些论文全部集中在生物医学领域,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单元,绝大部门为医院或医学院,作者主要是医生或医学院教师,大部门都有较高的学术职位,有的作者拥有主任医师或教授等高级职称,其中不乏知名专家和学术主干。

  2015年三次撤稿论文涉及的期刊数、篇数、学科漫衍情况    这篇文章提出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对论文通讯作者投稿所使用电子邮箱情况作统计,发现通讯作者投稿所使用的邮箱,绝大部门是商业公司提供的免费邮箱,仅有少少数通讯作者使用所在学术机构的专门邮箱。学者在与学术期刊编辑部交流的历程中,不使用研究机构专门邮箱自己就存在问题。


本文关键词:被,国际,开云app官网下载,期刊,疯狂,撤稿,我国,医学论文,另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网下载-www.sh-hongfan.com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3-2023 www.sh-hongfan.com. 开云app官网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27968174号-7

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市香港区明人大楼8027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70-148999704

扫一扫,关注我们